位于珠江北岸的广州国际金融城。 南都拍客 郭广新 摄
(资料图片)
《广州市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于日前正式印发,标志着广州营商环境改革进入6.0版本。“6.0”会带来什么?
8月10日,广州市召开“高质量发展·看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广州市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兼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牟治平在会上表示,近年来,广州聚焦现代化国际营商环境建设出新出彩,按照每年一个主题纵深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已成功入选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50项创新举措在全国复制推广。
相较于1.0改革聚焦行政审批领域“简政放权”,2.0改革瞄准重点领域实施“指标攻坚”,3.0改革推动审批服务跨部门“流程再造”,4.0改革下足“绣花功夫”全方位提升服务管理水平,5.0改革以“激发活力”为主线支持市场主体创新发展,此次6.0改革立足“全要素营商环境”视角,以“宜商兴业”为主题主线,围绕市场主体要素保障问题形成改革方案,包括五个方面39项任务,主要内容可概括为“1244”。
会上,多个市、区有关部门代表也解读了营商环境 6.0 改革方案的相关内容。
瞄准两个着力点
构建四个环境、打造四大高地
“1244”,即一个主题、两个着力点、四个环境和四大高地。
牟治平介绍,延续每年一个主题,今年6.0改革主题主线定为“宜商兴业”。“宜商”是指对照世行经过近两年时间酝酿调整,今年公布的“BR”(“Business Ready”)评估体系,6.0改革全面衔接,对10项评估指标实现了全覆盖,在吃透指标内涵、评估方法的基础上,拿出专项改革举措。“兴业”则紧扣“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战略部署,推动改革贯穿抓项目、兴产业、促招商全过程。
“两个着力点”为降低企业成本、优化产业生态。为降低企业综合成本,广州将对标“获得电力”全球标杆,创新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联合报装、联合踏勘、联合检验、联合账单、联合缴费、联合过户的“六联办”服务;对标“纳税”指标国际领先做法,开展“税直达”试点;全面推行保函替代现金保证金,免收政府投资项目投标保证金;鼓励国企建设运营一批低成本、高品质、符合现代产业需求的产业空间,以“总成本+微利”的价格分割出让;推动建设涵盖居住、生活服务、商业配套为一体的产业工人服务体系,帮助企业对冲用工成本,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负担。而为优化产业生态,广州将围绕特色优势产业,谋划一批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争取国家支持在南沙开展放宽市场准入和监管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全面清理违规设置的企业跨区域经营和迁移限制条件,简化相关涉税涉费事项办理程序;探索执法“观察期”制度,对“观察期”内企业实施柔性执法。
“四个环境”,在于广州要着力营造有利于产业集聚的市场环境、适应产业需求的要素环境、促进产业生态优化的政务环境,以及护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法治环境,在多个深耕的重点领域拿出了一系列“新招”。
值得一提的是,“要素环境”是首次纳入营商环境改革范畴的新领域。牟治平指出,在前五个版本改革持续深耕减环节、减时间、减成本、优服务“三减一优”便利化改革的基础上,6.0改革坚持“大营商”视野,重点瞄准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在用地、用工、融资、用能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提供总量充足、结构合理、成本可控的要素保障,着力优化可量化并体现为企业综合成本的全要素营商环境。
此外,6.0改革聚焦承载国家和省相关改革试点的重点区域,支持南沙、黄埔、越秀、天河先行先试建设营商环境“四大高地”。
首次纳入“要素环境”
创新工业用地、用房保障措施
6.0改革方案首次纳入并强调了“要素环境”的作用,其中土地要素对于实体经济的保障具有基础性作用。面对“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的发展战略,广州在工业用地、用房保障方面会有何创新?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一级调研员(市管)方武祥表示,加大土地供应总量、优化土地供应结构、创新土地供应方式等方面为重要着力点。
方武祥具体指出,市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合理安排全年工业用地供应的总量、结构、布局和方式,加大工矿仓储用地供应,发挥导向作用,引导资源向实体经济配置。其中,今年1-7月,全市供应工矿仓储用地106宗,同比增长51%;用地面积459公顷,同比增长75%;建筑面积167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0%。
据统计,2017年至今,广州采用弹性出让和先租后让方式供应工业用地114宗,用地面积381公顷,为企业节省初始成本22.38亿元。方武祥表示,未来将不断优化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先租后让政策。同时,创新工业用地竞价方式,对市场充分竞争类探索“限地价、竞效益指标”等方式出让。
与此同时,广州多层次保障市场主体用地需求。落实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和深化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要求和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对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区分微、小、中、大不同类型企业,实行土地要素梯度分类保障。在保障重大项目用地的同时,积极组织用地面积小于1万平方米的小面积工业用地供应。
此外,根据市级相关文件,广州鼓励以划拨或协议出让方式向政府部门或职能机构供地,建设只租不售的标准厂房,引导中小微企业入驻、实行以房精准招商,通过建设只租不售的产业保障房,降低中小微企业运营成本,孵化、培育更多具备高成长性的新兴产业,支撑制造业当家。
努力消除制度障碍
加强法律顾问服务助力依法科学决策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结合6.0改革方案,广州如何进一步营造护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营商环境?
发布会上,广州市司法局副局长谭祥平表示,首先是以良法促善治,努力消除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障碍。广州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涉营商环境的占比已达80%,接下来将持续加强配套制度体系建设,制定出台更多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法规。
同时,加强法律顾问服务,助力依法科学决策。广州在全国率先试行政府部门首席法律顾问制度,目前市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共有法律顾问358名,全市已实现市、区、街(镇)、村(居)四级法律顾问全覆盖。广州要不断发展壮大律师行业,聚焦营商环境指标,充分发挥律师的专业特长建言献策。
并且,监管包容审慎,让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自2020年以来,广州在全国率先推行市场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处罚免强制“双免”清单模式。目前,全市各有关单位已累计发布“双免”清单事项449项,下一步将全面深入推行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制度,不断完善轻微违法行为容错机制。
再就是优化法律服务,提高营商环境法治软实力。坚持服务导向,继续推进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一中心三片区”建设,以白云为中心,协同天河、海珠、南沙片区错位发展、有机联系,推动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全球竞争力的广州核心法治生态圈。大力加强营商环境政策宣介,提升市场主体对营商环境政策的知晓度、满意度和获得感。
谋划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
拓展“白名单”管理行业领域范围
6.0改革方案强调,为优化产业生态,广州将围绕特色优势产业,谋划一批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放宽市场准入有利于营造产业聚集的市场环境,如何谋划有效措施尤为关键。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丁力从四个方面回答了南都记者的提问。她指出,一是要全面推行市场准入“极简审批”新模式。过去,广州相继落实经营主体登记注册实行标准化申报、“机器人”智能审批全流程覆盖,推行“一站式”证照主题联办套餐,全面归集电子证照信息,实现“一网联办、一照通行、e证准营”,大大提升了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便利度。在此基础上,广州已有30个跨部门许可事项实现在线证照联办,33个食品、药品、医疗器械许可事项新办、变更、注销 实现证照联办,为市场主体多元经营需求提供更好服务。
二是拓展“白名单”管理的行业领域范围。丁力介绍,广州将信用状况良好、信用风险低的重点行业优质企业纳入“白名单”管理,对名单内企业实行“一年最多查一次”“进一次门、查多项事”“非接触式监管”等包容监管措施,采取劝导规范、指导约谈等柔性执法手段,营造更宽松有序的市场监管环境。
目前,广州已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认定第一批“白名单”企业2355户,后续将不断拓展“白名单”覆盖的行业领域,动态优化企业名单,强化包容审慎的监管措施、贴心暖心的帮扶措施。
三是促进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丁力指出,要创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服务全链条。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活动、驰名商标培育工程等,运用知识产权助力产业发展。探索建立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在新业态新领域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四是切实降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制度性成本。丁力表示,市场监管部门要主动向社会公开征集涉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机构违规收费问题线索,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开展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反垄断执法,严肃查办违规电费加价等额外增加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成本的违法违规行为。
焦点
今年底实现75%高频事项“全市通办”
以智慧高效的政务服务,促进企业满意度提升,也是营商环境改革的关注点之一。今年,广州制定出台了《广州市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工作实施方案》,通过打造“穗好办@企”数字化企业服务平台,优化“全市通办”“跨域通办”“一件事一次办”等措施推动政务服务提档升级。
广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梁文谦指出,广州实施政务服务全程标准化,推动服务供给全域统一,并聚焦政务服务数字化,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让服务更规范、更便捷。
其中,广州将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和实施清单标准化,明确事项范围,建立基本目录审核制度和动态管理机制,今年内完成事项要素的全市统一,切实解决“办同类事标准不同”的问题。“今年年底前,我们将实现75%的高频事项‘全市通办’,到2025年高频事项‘全市通办’率预计达到95%。”梁文谦说。
同时,广州将通过数字化赋能,制定事项编码、服务提供、服务监督等标准规范,打造具有广州特色的数字化政务服务标准体系。今年7月上线的广州市企业服务总门户“穗好办@企”平台,便是一大代表性成果。该平台集聚8000多项政务服务、100多项社会服务、410多种融资产品以及各区招商信息,企业只进一个平台,就能办所有事。
梁文谦还提到,广州要立足政务服务便利化,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值得关注的是,广州政务服务“云窗口”近期实现再升级,企业和群众只需登录“穗好办”APP或广东政务服务网,即可视频联系工作人员办理业务。随着全市统一的政策兑现管理平台建成,广州将持续扩大惠企政策“免申即享”适用范围,今年底前实现70个事项“免申即享”。
此外,引导政务服务多元化,鼓励服务模式创新。广州积极打造“一件事一次办”服务模式,目前有21个部门将事项纳入“一件事随心办”组合范围。近期,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了“跨境通办”湾区政务服务专窗,推出立足广州、服务湾区的“面对面”服务,打造速度与温度并存的“城市会客厅”。
《行动方案》亮点
宜商兴业 活力广州
1244:一个主题、两个着力点、四个环境、四大高地
一个主题
以“宜商兴业”为主题,既衔接世行宜商环境评估体系,又对准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努力吸引更多企业看好广州、选择广州、投资广州
两个着力点
●降低企业成本
鼓励国企当好“定制服务商”“管理服务商”,建设运营一批低成本、高品质、符合现代产业需求的产业空间,以“总成本+微利”的价格向市场主体分割出让
全面推行保函替代现金保证金,免收政府投资项目投标保证金,鼓励政府投资项目以外的招标项目减免投标保证金,减轻市场主体参加招投标活动的成本压力
●优化产业生态
鼓励各区结合资源禀赋和产业需求,创新“工业上楼””园区上楼”模式,构建产业链上下游就在“上下楼”“隔壁栋”的产业生态
实施新一轮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改革,进一步减环节、减时间、减成本、优服务,巩固提升开办企业0.5天办结、工程建设项目全程免费代办、企业间不动产登记“1窗1人1套资料1个环节”办理、“十一税综合申报”等改革成果
四个环境
●营造有利于产业集聚的市场环境:提出推进放宽市场准入和监管体制机制改革试点、便利企业跨区域经营和迁移、着力提高纳税服务便利度等改革任务
●营造促进产业生态优化的政务环境:提出健全企业重大项目服务机制、优化涉企政策制定和落实机制、提升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服务效能等改革任务
●营造护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法治环境:提出加快推进民营企业合规建设、推进多元化解纷机制建设、实施执法“观案期”制度等改革任务
●营造适应产业需求的要素环境:提出推进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高标准推动产业空间提质升级、全力保障市场主体用能需求等改革任务
四大高地
支持南沙、黄埔、越秀、天河先行先试建设营商环境“四大高地”
●南沙区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先行区:高标准对标港澳等国际通行规则,在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法律服务国际化、人才多元化等领域推出引领性改革。
●广州开发区打造营商环境改革综合示范区:充分发挥“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引领作用,深化广东省首个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
●越秀区打造一流信用营商环境标杆:探索推进“信用+供水”“信用+供气”公共服务报装试点,率先试行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凭公共信用报告(无违法失信记录)和信用承诺,替代身份、产权等证明材料申请报装。
●天河区打造一流数字赋能营商环境样板:以天河中央商务区建设“四个出新出彩示范区”为牵引,数字化赋能驱动,全面提升区域营商环境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主要亮点
创新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六联办”服务
(联合报装、联合踏勘、联合检验、联合账单、联合缴费、联合过户)
开展“税直达”试点,精准响应纳税企业诉求
推行“一站式”证照联办,提升准入准营便利度
推行“文旅体e证通”试点,便利文化旅游体育行业经营主体“一次申请、一证准营”
深化人才评价体制机制创新,建立“认定+服务、遴选+资金、择优+项目”的高层次人才选拔体系
以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制度试点为突破,建立健全全流程“白名单”管理措施
建设数字化企业服务平台,构建企业数字空间
鼓励各区复制黄埔区经验做法,因地制宜、因业制宜推动“工业上楼”,做优工业用地立体解决模式
引导社会资本向“高精尖”市场主体配置,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资金保障
推动出台产业工人队伍激励政策,让产业工人招得来、稳得住、扎得下、过得好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摄影:南都记者 梁炜培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关键词: